时间:2023/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计划,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年12月30日下午,高县硕勋小学校的老师们在录播室开展了智慧课堂沙龙研讨活动,一至五年级全体智慧教育平板班级任课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第一篇章:分享经验共品甜果亮点一:课前——有的放矢高效互动执教数学的罗利老师和执教语文的杨家聪老师分别以《加减混合》和《金色的草地》一课为例进行了平板教学说课展示。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情特点,她们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平板的抢答、抽答、点赞和表扬等功能进行针对性检测,既把握了孩子们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亮点二:课中——精准聚焦即时测评在课中教学环节,两位老师各有侧重地谈到了平板的诸多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罗利老师介绍了平板的聚光灯功能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精准获知各种学习信息;一键熄屏功能能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身上;测试功能以大数据统计直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回馈功能再现学生的思维全流程,便于教师及时提供学习帮助;录制功能有效助力于攻克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有利于学困生查漏补缺。杨家聪老师给老师们分享了平板的截图测试功能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轻松地勾画词语和句子,平板的拍照检测功能能快速检测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板的展台功能能第一时间展示孩子们的课堂学习成果,利用课堂评价机制的建立。亮点三:课外——前置学习课堂延展在课外,平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板的文件分发功能既能帮助孩子们进行课前预习,更有效地以学定教;又能帮孩子们重温课堂教学难点,轻松地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当然,两位老师也推荐使用更多有助于素养提升的学习资源,把课堂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二篇章:沙龙研讨突破畏难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两位主讲老师根据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特点,对平板的各个小功能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交流,聆听的老师们则扮演学生的角色,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她们一边听一边拿着学生机进行学习。学习体验之后,所有参与教师积极提出了自己在使用平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自己想要探寻的主题,如:我们如何现场录制微课?我们如何有效建立低年级的各种评价制度?我们不同学科如何进行快速地学习反馈?……我们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和平板公司的陈丽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解答。第三篇章:满怀希冀共联智慧研讨结束时,李小燕副校长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给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学习;二是注重实践;三是要用互联网+营造更好地教育生态。活动最后,罗林忠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直击教育现实,直面当下智慧教育老师们的畏难情绪,告诫老师们在当前教育改革道路上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升技能,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用心、用情、用力地去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次平板教学培训,老师们获益匪浅。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又再一次深入人心。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定会用心探索、用情教学、用力实践,巧借学习终端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自身的教学,在教学新常态之路上走得愈发从容、踏实。(龚敏范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6443.html
------分隔线----------------------------